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本八篇(2023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本八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本八篇(2023年)

  课内单篇阅读的有益补充,冲破语文课堂教学的深阅读、深度学习,以泛读、浏览、略读等方式阅读,提高学生阅读信息的速度。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八篇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八篇【一】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共52人,其中27名男生,25名女生。学生经过三学年半的语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就整体来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基本坚持了阅读与积累,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积累数量和质量与积极性之间仍一定的问题和学生间的差距。在学习习惯方面,本学期将继续进行培养巩固。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中年级是小学语文学习由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过渡阶段。在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要求学生: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在交谈中认真倾听,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运用书面和口头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趣味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要求:

  1、学生对作品的感受渐接近作品本身传达的思想感情,渐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通过讨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大体共识,渐达到基本到位的水平。

  2、经过前三年多的积累,学生应当能够“悟“出一些学习语文的规律,本学年可以适时学习一些必需的语文基本知识。

  3、经过前三年多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四年级时学习自主性应该更强,不断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发现规律,迁移运用。

  4、要组织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设计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利用定时定比和不定时定比的评价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要整合课程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要整体把握全册和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通盘考虑,通融安排,特别提倡单元备课。

  为教材七至十册都致力于整合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教材的分析、整合及知识点的梳理

  本册教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每个单元包括二至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本册共12个主题单元,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题或情境,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
这些单元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

  1、学写“摘录笔记”从上期的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教给方法这三方向本期的随时写、经常写的习惯培养落实。

  在每单元的语文天地中都有摘录训练的内容,这是本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着手点。前三次重点在于语言材料。后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的习惯,必须写,经常写,养成习惯。在过程中,注意通过交流给予必要指导。

  2、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要落实。

  本期的识字量与认字量较以前都有减少。面对正确使用汉字的问题的出现。过去单纯依靠加大量的练习是不行了。在教学中要结合阅读,习作的实践解决错别字的问题。结合语文实践测试词语和句子的学习水平。对名言警句、佳作的积累更应积极引导与训练。

  (二)阅读

  本册教材共有28篇主体课文,篇幅不长,但自读课文的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在本期的教学中,努力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抓好阅读的主阵地。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总的原则是“有用、精要、好懂。

  阅读评价的重点在积累、情感体验、独立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方面。情感体验的评价应与朗读,课堂交流,习作的评价结合起来。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读,自己产生问题,引起思考。

  1、会自己提出问题,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

  2、会处理所提出的问题,不受枝节的问题的羁绊。

  3、基本上能自行解答提出的问题。

  4、通过讨论,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

  5、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

  6、学会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

  7、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评价的重点就大积累,情感体验,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习惯等方面,情感体验的评价应与朗读,课堂交流,习作的评价结合起来,独立阅读能力的评价不要企图一步到位,要按照教材的要求一步步放开,阅读习惯的评价应放在平时进行。

  (三)习作

  教材重视在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在阅读教学和课后思考题中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及时揣摩写法外,还在“语文天地”中设有专门的习作练习题,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使习作成为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机部分。话题作文大致分为:写真实和写想象两类题目。

  1、写日记,使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

  2、写作和阅读结合,续写,仿写,补写,还包括写发言提纲。

  3、写作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全学期不少于六次。

  从培养表达能力的角度看,写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劳动,不能简化为“制模——铸造”这样的过程,学生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多次反复,才能学会把话说通,既而把话说好。从学生的学习心理看,习作教学应当从学生已知的经验,情感世界出发,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相机诱导,循循善诱。

  习作修改:

  要特别重视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1)教给学生三种修改的方法:自己读,请人提意见和冷处理。

  (2)提出好的作文的标准。有根要据,有情有意,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条有理,

  (四)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1、做做重点发言人。

  2、做讨论的主持人。

  3、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的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学习,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积累词和句,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教学难点:四年级是中段向高段过渡的重要时期,如何实现从识字教学为重点向高段阅读教学跨进,其中包括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习惯的培养都关系着学生语言学习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将以学生以上的问题作为难点,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实践。

  五、教改的主攻方向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构灵活高效的课堂结构作为本期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主要从有效备课,高效课堂教学,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课后反思着手,常实践,多思考,争取有所获。

  六、教研课的安排

  本期的教研课初步安排在第5周星期四,初定为《谁说没有规则》。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措施和教学进度安排

  进入四年级,学生的课后作业量相较与以前有所增加,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高效的作业练习,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至关重要。

  措施:

  1、课前备课时精心研究教材,设计作业针对学生疑难处,课堂作业少而精。

  2、课后加强巩固练习,课外作业形式多样,读、写、看、听、思相结合。

  3、加强作业评价与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进度安排:本期大计共有18周教学时间。新课时间预计为18周。初定教学进度如下:

  第一学月:1单元——4单元

  第二学月:5单元——8单元

  第三学月:9单元——12单元

  第四学月:归纳整理,复习巩固,考评检测。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八篇【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本人继续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四班现有XX名学生,其中女生x人,男生x人。学生的思维都相当活跃,个性张扬。不过班里学生积极性普遍不高,而且后进生比较多。总体来说,这个班的学生经过三年多的学习,他们的习惯基本有些好转。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而且学习积极性也较高。但有些同学学习很被动,作业没有及时完成,特别是有几个后进生。他们虽然比较顽皮,我应该要培养他们逐渐改变坏习惯,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了做好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特订此计划。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
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
“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
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
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
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三、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

  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

  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依靠是快速反应直觉,是要长期实践,反复训练的。

  2、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原则。

  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

  4、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

  5、多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借书,借书过程中加强对读书的指导,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八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领袖儿童教育思想为指导理念,进一步深化三模小组化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加入自己的自主性课堂实验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快乐学习生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三、教学目标

  1、每天中午语文辅导前都要针对前一天的新课进行10个词语左右听写训练,以类似于“少食多餐”的形式过关课本要求的会识会写的400个生字。

  2、每周摘抄200字左右的美文,事先定好摘抄主题,扩充学生的写作材料。

  3、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累积要达到150分钟,字数累积要达到10000字。在此基础上每月进行一次阅读交流会。

  4、书写练习必须规范,要有意识督促学生下笔的每一个字都做到端正美观,养成良好地书写习惯。

  5、会使用字典、词典,能准确把握汉字相关的字形、字义,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自己做好朗读的示范、渲染作用。让学生从读中体悟文本内容。

  7、要以去年黄老师《猫》一课的教学为蓝本,在教学中抓住重点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8、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9、每周日记3-5次,并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交谈中、经验、经历中寻找写作材料,在此基础上表达真情实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措施

  为了尽快深化学校三模九步的教学模式,研究自己的课题实验,我打算尝试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修订、完善。

  (一)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让学生在课堂中按自己意愿自觉行事学习,比如自由表达学习的意愿,主动独立做出学习决定,自行推进学习的进程等。学生如果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或学习的意义就能对学习的习惯、学习兴致有无形的促进、督促作用。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应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应是主动参与,要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课堂上我要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自己评价,转变学生们的被动学习方式才能使课堂变成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

  (二)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习习惯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依靠是快速反应直觉,是要长期实践,反复训练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培养学生们的质疑、合作、探究等习惯。

  (三)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转化学困生。尤其是刘俊、彭天运、杨钮等人,要针对每个人设置辅导方案,个个击破。

  (四)高质量完成好常规工作,学生的成绩是一天天的学习累积起来的,唯有老师在每一次的作业检查中去认真的批阅才能知晓他们是否合格,知晓问题的出处并及时予以指导,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八篇【四】

  一、指导思想:

  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

  1、紧密结合高考形势,吃透《课标》和《考纲》精神,明确《考纲》中每一个考点的要求、范围、难度,明确出题点并找出规律,搞好知识点全面复习。以《考试说明》为行动指南,以20_至20_年高考试卷为实践样品,借鉴其他省市新课标卷命题理念及特点,揣摩20_年的命题趋势,探讨各种题型及其应对策略,以策略指导教学实践。

  2、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上下工夫,使学生始终保持适当的兴奋度;
要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领悟为基础、以学生的运用为落脚点,使学生全面介入教学活动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

  3、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帮助学生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清晰审题能力、感悟归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方法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述能力。教师要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步骤都有所悟,有所得。

  二、教学目标:

  1.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对重点知识分考点进行复习,建立知识系统,力争做到小块不丢分,大块得高分。

  3.梳理知识网络,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要求,强化踩分意识,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

  4.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学情分析

  1.对过去已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遗忘率高;
缺少完善的知识储备。

  2.语文学习的方法、解题应试的技能欠缺。

  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

  4.语文答题的审题、信息筛选整合、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答题规范意识欠缺。

  5.写作素材缺乏,部分学生写作仍不够规范,错别字多,书写差。

  四、整改措施

  2. 提倡运用“探究式复习模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基本模式:例题引路——感悟探究——巩固训练

  例题引路:以近年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中的典型试题为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答题的基本要求和思路。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它是检测的标尺,是分析失误的前提,是归纳总结的基础。

  感悟探究:教师设计问题启发学生:你在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思考的?说说你的思路。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谈出各自的看法,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思路与方法。然后教师对此类试题的将来考察方向作前瞻性预测。“探究”即是对命题规律的探求,也是对答题思路的归纳和方法的总结。

  巩固训练:配合备课组精选的试题进行逐项训练,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是对思路、方法的验证与应用,进行有效的训练从而达到能力层级的要求才是终极目的。当然,训练的类型要全面,难度要适中,能力要求要到位,要多动手。

  五、上好每节复习课,成功在于课堂。

  1.紧抓五“点”:知识点、能力点、重点、难点、缺漏点。

  2.坚持三“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强化训练,培养考试的能力;
精讲精练,举一反三。

  3.授予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练前指导,及时反馈,有效评价。

  4.加强检测,分考点进行专题测试与综合考试并举,做好考前指导,考后讲评,落实复习目标。

  5.让学生每节课均有所得,主要训练均在课堂完成。

  进入高三以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有这样的感觉:语文知识不少,管用的不多;
学习的课文不少,考试考到的不多;
做的练习不少,心中有底的不多。问题就出在练习的针对性、典型性、有效性上面,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以高考试题、试卷为蓝本,本着“题型要对路,材料要典型”的原则,全面地研究高考试题、试卷,包括它的总体设计、各题的考查目的、设问的角度、干扰项设计的特点、解题思路等等,并在此基础上精选习题,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应当在学生做题的基础上,注重有效指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练习和反思、总结时间。防止学生被淹没在题海训练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解答出题目后对同类知识的比较、辨析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归纳的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练就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习题的选用应以以下三点为标准:

  一是知识的高含量。试题要最大限度地增加覆盖面,尽可能囊括最多的知识点。

  二是思维的开放度。适度开放,给考生以思维的空间,而不是就题论题,死记答案。

  学科组要组织教师对资料进行筛选,重新组题,自己编题,形成校本特色。学科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给学生训练的题目,老师必须先做一遍,不选错题、无答案题,对偏题、过难题做适当处理。

  六、认真落实教学策略,进行质量分析,对缺差情况采取补救措施

  在教学中切实落实“培优强中抓基础”“低起点,小坡度,小步走,勤反馈,及时补,滚动递进”的教学策略,既关注教材,更关注学生;
注重因班制宜,因材施教,力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均有所提升,尤其对临界生的语文学习要多关心帮助。

  教师每次模拟考试之后要认真采集数据,最好建立“学生语文成绩档案库”,对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情况进行质量分析,把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测验成绩都加以细化和分解,明确学生在哪一部分失分较多,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是需要大面积的补救还是需要个别辅导。

  全面清楚地了解每个小题的答题情况和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对一个阶段的复习作出小结,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老师要做清醒的老师,学生要做明白的学生。只要大家用心学习,认真复习,就有可能在高考的战场上考取自己理想的成绩。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八篇【五】

  一、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4.3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5人。本班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其中优生较多,可后进生也较多,(如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等)时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教育懈怠、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做为重点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与各科老师携手共同提高学生的成绩,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重、难点

  1.再识字300—500个,会写字达到150-200个。

  2.练字:练钢笔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练毛笔字,写正楷。

  3.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5.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

  6.习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学习仿写。

  7.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会用标点符号(如冒号、引号)。

  8.习作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可开展限时作文及专门书写速度训练。

  9.简单的读书笔记,学会写内容梗概。

  10.书信格式,学会写书信

  11.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倾听、请教,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12.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3.会转述,能生动的讲述故事。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4.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班级后进生帮助对象有: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隋洪欣等。主要措施有: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解难。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5.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1)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

  (2)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杂书”,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3)在指导写字和朗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和书写水平。六、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12---14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时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八篇【六】

  指导思想: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47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9人。学生们比较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有良好的课堂记录习惯。但是,部分孩子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这部分学生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特别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常常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许多学生的作业态度不够端正。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教材内容: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
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教材分析: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
“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
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
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
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教学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习惯靠长期培养,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学期语文学习必须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查阅工具书习惯、阅读习惯、听课习惯、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2、通过多种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在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
通过充分的认可学生,多表扬,再提一点建议的方法让学生享受表扬的喜悦并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常与学生沟通带他们去玩;
把自己的读书体会与他们分享等,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对于简单的课文更是要精讲多练,省出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

  4、加强学生的钢笔字练习,指导学生写好钢笔字,利用每天下午课前10分钟练习钢笔字。

  5、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
在阅读指导时渗透作文选材、写作方法、中心提炼的写作指导。

  6、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读书的指导,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坚持每天半小时读书。

  7、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8、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书法比赛、朗读比赛、作文竞赛、讲故事……

  教学时间:

  第一组:12—14课时 第二组:10—13课时 第三组:12—14课时

  第四组:12—15课时 第五组:10—13课时 第六组:10—14课时

  第七组:12—14课时 第八组:11—13课时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八篇【七】

  一、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4.3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5人。本班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其中优生较多,可后进生也较多,(如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等)时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教育懈怠、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做为重点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与各科老师携手共同提高学生的成绩,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重、难点

  1.再识字300—500个,会写字达到150-200个。

  2.练字:练钢笔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练毛笔字,写正楷。

  3.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5.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

  6.习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学习仿写。

  7.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会用标点符号(如冒号、引号)。

  8.习作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可开展限时作文及专门书写速度训练。

  9.简单的读书笔记,学会写内容梗概。

  10.书信格式,学会写书信

  11.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倾听、请教,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12.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3.会转述,能生动的讲述故事。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4.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班级后进生帮助对象有: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隋洪欣等。主要措施有: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解难。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5.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1)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

  (2)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杂书”,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3)在指导写字和朗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和书写水平。

  六、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12---14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时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八篇【八】

  指导思想: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47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9人。学生们比较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有良好的课堂记录习惯。但是,部分孩子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这部分学生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特别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常常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许多学生的作业态度不够端正。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教材内容: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
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教材分析: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
“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
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
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
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教学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习惯靠长期培养,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学期语文学习必须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查阅工具书习惯、阅读习惯、听课习惯、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2、通过多种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在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
通过充分的认可学生,多表扬,再提一点建议的方法让学生享受表扬的喜悦并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常与学生沟通带他们去玩;
把自己的读书体会与他们分享等,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对于简单的课文更是要精讲多练,省出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

  4、加强学生的钢笔字练习,指导学生写好钢笔字,利用每天下午课前10分钟练习钢笔字。

  5、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
在阅读指导时渗透作文选材、写作方法、中心提炼的写作指导。

  6、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读书的指导,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坚持每天半小时读书。

  7、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8、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书法比赛、朗读比赛、作文竞赛、讲故事……

  教学时间:

  第一组:12—14课时 第二组:10—13课时 第三组:12—14课时

  第四组:12—15课时 第五组:10—13课时 第六组:10—14课时

  第七组:12—14课时 第八组:11—13课时

推荐访问:下册 工作计划 范本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本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