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教育教案七篇(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课教育教案七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物课教育教案七篇(完整)

高中生物课教育教案七篇

现代生物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分支众多。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的研究对象、分支、方法和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课教育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物多样性保护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思考探究:该图反映了当代面临的哪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原因是森林被毁、草原遭破坏、环境受到污染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大量捕杀,致使许多珍稀的生物种群已经或者濒临灭绝。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

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地球物种的特点

(1)数量:500万~5 000万种。

(2)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为丰富。

3.演化

有发生、发育和消亡过程,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表现 狩猎、采集、污染、生态破坏 影响 加速了物种灭绝 灭绝种类 大部分是植物和昆虫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物种灭绝的原因

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及生活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人 为 原 因 人类社会早期 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 活工、农业生产动  ①大面积砍伐、火烧和开垦森林,草地过度放牧和过度垦殖,以及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大量丧失,保留下来的也都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②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等,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③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④土壤、水和大气污染,危害了森林,特别是给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大措施,具体如下所示: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

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如植物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

4.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拓展提升]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生态价值:维系能量的流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丰富多彩的生物与它们的环境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2)经济价值:提供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产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

(3)食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上等食品。

(4)药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能为人类提供重要的药材。

(5)科研价值:仿生学、动植物品种的改良都需要野生生物。

(6)社会价值:千姿百态的生物给人以美的享受,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解析:中华秋沙鸭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应从迁徙路线上缺少休憩和觅食地、误食被污染的食物、人或动物的猎杀等方面分析;保护对策应从恢复湿地、治理污染、严禁猎杀、进行观察与保护、做好宣传等方面分析。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2.(海南高考)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

解析: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当它通过自然保护区时,会切断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缩小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同时过往的车辆会给野生动物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高速公路在经过自然保护区时,要注意修建野生动物通道,或者是采用高架桥的形式。

答案:不利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源减少、迁徙通道受阻、活动区域缩小等;噪声干扰动物的生活。(干扰动物的择偶、产仔、哺乳等行为)。

建议:修建生态走廊或生物通道;采用隧道、架桥等通过方式。(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eq avs4al([教材问题提示])

P67思考提示 1.迅速增加。

2.不断增长。

3.世界人口增加和物种灭绝数量是正相关关系。

4.人口的大量增加,使人类对物种的采猎过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人们必须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P69思考提示 1.很多热带雨林物种在人类还没有了解其价值之前就从地球上消失了,将会使人类抵御危机的能力大大降低,并面临生存威胁。人类必须加强对热带雨林物种的研究,保护热带雨林。

3.野生生物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大自然环境中,我们不要食用野生生物,要保护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的数量及分布。

2.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的措施。

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地球物种

(1)数量:500万~5 000万种。

(2)分布:3/4生活在热带地区。

(3)寿命:平均大约为 500万年。

(4)自然灭绝:平均 1.1年灭绝一个物种。

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1.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增加。

2.物种灭绝的种类:植物和昆虫为主。

3.物种的作用

对人类的价值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无从估计。

4.人类的措施

扭转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现象。(√)

2.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3.随着人口的加速增长,物种灭绝有加速的趋势。(√)

4.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要把所有濒危动植物移出原生长地,移入动植物园进行特殊管理和保护。(×)

5.我国在黄河三角洲上发现大面积的野生大豆种群,国家有关部门下令大力保护。保护野生大豆种群的主要原因是( A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从中获取人类有用的生物基因

B.野生大豆是上等的饲料,经济价值高

C.野生大豆的水土保持作用比较其他植被强

D.野生大豆是常见的美化绿化植被

知识点 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问题探究]

读教材P67图4.13,探究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300年来世界人口数量呈________趋势,世界物种灭绝数呈________趋势,两者之间呈________相关。

(2)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结论或推论?

(3)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1)上升 上升 正

(2)人类活动(人口增多)加速了物种灭绝。

(3)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将濒危物种移入适宜环境——迁地保护和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离体保护以及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措施。

[总结深化]

1.物种灭绝的原因

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及生活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人为原因 人类社会早期 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 工、农

业生产活动  大面积砍伐、火烧和开垦森林,草地过度放牧和过度垦殖,以及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大量丧失,保留下来的也都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等,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土壤、水和大气污染,危害了森林,特别是给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由于人类活动正在加速物种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正在趋减。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大类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如植物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此外还应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学法指导] 图示法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及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对点演练]

1.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解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应从迁徙路线上缺少休憩和觅食地、误食被污染的食物、人或动物的猎杀等方面分析;保护对策应从恢复湿地、治理污染、严禁猎杀、进行观察与保护、做好宣传等方面分析。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冠长臂猿是动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主要实验动物,仅分布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因人类的捕杀,海南岛现仅存黑冠长臂猿约30多只,主要生活在霸王岭林区。

材料二 根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转载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濒危动植物已经达到 10 954种,其中动物达5 423种,植物达5 531种。以动物为例,全世界现存鱼类的三分之一、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四分之一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此外,与1996年的统计数字相比,全世界生存受到威胁的鸟类已经从2 059种上升到2 133种,哺乳类动物从1 978 种上升到2 133种,爬行类动物从407种上升到454种。

材料三 下图是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灭绝原因图。

(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2)哺乳动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人类为何尽力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解析:第(1)题,通过材料提供的数据,说明世界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物种灭绝加速。第(2)题,由材料三图中信息可知: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两大主要原因: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第(3)题,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既有利于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又能更充分地利用生物的各种价值。

答案:(1)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加速。

(2)偷猎、栖息地的丧失。

(3)一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且能给后人留下广阔的生存空间;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据此回答1~2题。

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2.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灭绝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对于物种灭绝人类无能为力

B.物种的数量如此巨大,所以我们不必杞人忧天

C.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在短期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物多样性,但是灾变过后新的物种又在生成,使生物多样性重新增加

D.人类新发现物种数量超过灭绝或濒危物种数量,所以对生物多样性应保持乐观态度

解析:1.C 2.C 第1题,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第2题,物种灭绝虽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人类活动能加速或延缓其灭绝速度。物种灭绝会减少生物多样性,但物种灭绝后还会产生新的物种,又增加生物多样性。

3.世界上物种主要分布在(  )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高山地区 D.寒带地区

解析:选A 地球上的物种估计有500万~5 000 万种,其中3/4生活在热带地区,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为丰富。

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B.人类活动造成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

C.当前物种灭绝加速,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的

D.人口数量的多少与物种灭绝的速度相关

解析:选C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是当前物种灭绝加速的主要原因。

5.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

B.水土流失加剧

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选D 现在藏羚羊的数量已经很少了,已接近灭绝的边缘,如果不保护,由于种群数量少和人类的猎杀,藏羚羊可能会灭绝,这样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6.下图是世界物种灭绝趋势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至今,已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 757个,覆盖国土总面积约1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有22处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

(1)最近4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_________变化的趋势。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群落演替概念及类型

2.理解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关系

3.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进行分析对比,掌握解释群落演替的原因的系统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从而引起对自然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2.关注我国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退牧还草的政策,认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群落演替的概念和演替的过程。

教学难点 1.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栏 导入新课

PPT图片展示:1883年8月7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事件

师:同学们都知道,火山爆发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火山岩浆温度高达几千度,火山岩上没有生命可以存活,但在火山爆发多年后,发现火山上出现了植物和动物,且随着时间推移,物种数目越来越多。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

进行新课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与类型

展示: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生物群落的变化

设疑: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不同群落演替过程相同吗?

学生交流、回答。

展示:光裸的岩石上长出森林的几个阶段的图片。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以下问题: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4.此演替的过程如何呢?

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4.演替的过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一)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展示弃耕农田上演替的过程图片,引入次生演替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在裸岩上和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有何不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拉链和DNA复制的比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分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科学态度学情分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

媒体课件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内有DNA复制过程的动画);实物展台

展示学生推导的DNA半保留和全保留复制的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果示意图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由【问题探讨】引入新课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

【提示】两个会徽所用的原料应该选自一块石材;应先制造模型,并按模型制作会徽;应使用电子控制的刻床;刻床应由一名技术熟练的师傅操作,或完全数控等。(以上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回答,事实是原料确实选自一块石材,但由于时间紧迫,两个会徽是由两名技术最好的师傅手工雕刻的)。验证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两个印章的图形盖在白纸上进行比较(学生也可能提出更科学、更现代化的方法)。

【教师】DNA既能作为遗传物质,就必须具有精确的自我复制能力,那它是怎样进行复制的呢?

(二)讲授新课

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引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52,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后,又发表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进而总结出“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讲述】在复制过程中,原来双螺旋的两条链并没有被破坏,它们分成单独的链,每一条旧链作为模板再合成一条新链,这样在新合成的两个双螺旋分子中,一条链是旧的而另外一条链是新的,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半保留复制。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讲述】我们知道,当假说通过实践检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后,才能上升为科学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被应用到DNA分子复制的研究中。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讲述】大家阅读课文P53,结合图3-12,利用物理、化学知识体会科学家实验设计的方法、原理、步骤、结果、结论及它的巧妙之处。

强调:该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3、 DNA复制的过程

【学生思考】:

①什么叫解旋?解旋的目的是什么?

②什么叫“子链”?复制一次能形成几条子链?

③简述“子链”形成的过程。

DNA复制后两个子代DNA分子和亲代DNA分子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

【教师】师生共同归纳得出以下知识:

1.概念: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DNA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2.时间: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场所: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4.条件:⑴模板:两条母链

⑵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

⑶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5.过程:

①解旋提供准确模板: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做解旋。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模板链)。

②合成互补子链:以上述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

③子、母链结合盘绕形成新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自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这样,1DNA分子→2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6.特点:①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②是一种半保留式复制。(即在子代双链中,有一条是亲代原有的链,另一条(子链)则是新合成的。)

7.“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

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将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以求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工作的能力和方法。

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这一课时,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得理解和巩固,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DNA的复制”又是后面变异部分的基础,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重点难点

DNA的复制方式的发现虽然是选学内容,但是对学生的学会科学的探究,科学的思考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把它作为探究的重点之一,但在知识层面上不作为重点。

DNA复制过程完成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对DNA复制过程的研究,蕴含着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育;DNA复制的过程具有微观、动态、连续、抽象的特点。因此,对DNA复制的过程的探讨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记住DNA复制的概念

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

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介绍Meselson、stehl的试验,引导学生观察DNA复制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培养科学的思维。

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科学态度。

五板书:
第三节 DNA的复制

一、对DNA分子复制方式的两种推测

二、DNA复制方式的探究

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教学过程:

程 序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发现问题 利用DNA指纹技术,请同学们根据犯罪现场提取的血液样品的DNA和怀疑对象的DNA进行比对,判断哪一位怀疑对象是罪犯。且引入新课DNA的复制。

思考回答:

1号怀疑对象是罪犯。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复习旧知

展示课件并提问:

1、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什么样的?

思考回答:

相关资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遗传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

(3)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4)通过对遗传图解进行观察、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假说—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

伴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练习法、讲授法。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承接了上一堂课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假设中就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又学习了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通过引导和讲解也是可以有个很好的掌握,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色觉的测试,让学生观察红绿色盲检查图,问学生这几张图里画的是什么?(色觉测试图2张),问问学生有哪位分辨不出的。

然后再将一张道尔顿的图片呈现给学生们看,问是否认识这个人,发生在他身上有个什么样的故事,然后由老师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故事,从而引出红绿色盲病,这时可以问问学生,假如当时道尔顿看到了上述两张红绿色盲检查图,能否分辨的出来?并再次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来?红绿色盲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当学生回答完上述的问题后,老师可以追讲抗维生素D佝偻病,并问上述两种病中男女比例为什么不一致?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呢?通过大概讲解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中,F2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的,从而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经过一番的证明,证明了假设的正确性,从而引导学生作出控制人类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假设,从而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也就引出了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伴性遗传,同时板书标题。

(二)伴性遗传的概念

当基因位于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上的时候,它的遗传就与性别密切联系起来,我们把这种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三)伴性遗传的种类

此时老师可以先讲解性染色体有X、Y两种,基因有显隐之分,伴性遗传根据决定性状的基因的性质和所处的位置,问学生伴性遗传的种类有哪些?通过学生与老师共同的分析、总结可得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病三种。

(此种讲法符合当今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即从老的知识结构中生长出新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提问:我们刚才所提到的色盲病属于哪种伴性遗传病?再次追问,色盲病的遗传规律是怎样的?就请同学们对资料-人类红绿色盲症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的提问和追加提问为色盲遗传病的资料和讨论做个引子,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更大的学习热情进入到后面的学习当中)

(四)遗传病的资料和讨论

人类红绿色盲症遗传图解

通过学生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遗传图解,讨论:

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

2、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此时可以让同学们分析,然后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并由老师随机挑两到三组的代表回答问题,然后由学生批改和老师共同补充、总结得出结论,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态度和精神)

从而得出结论:红绿色盲病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此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写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因为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果蝇眼色的杂交试验分析图解,知道了果蝇眼色的基因型的写法,从而推倒出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写法,这一点对学生来说不会很难,通过老师的引导,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写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此时可以解释为什么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答案: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两条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b,才表现为色盲患者)

(此时老师可以提问,假如上述基因型的男女个体两两婚配,共有六种婚配方式,这些婚配方式下所生的后代色觉如何?通过分析可以揭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

(五)色盲的遗传方式

假如以下基因型的个体婚配,后代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何?并写出这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①XBXB×XbY ②XBXb×XBY ③XbXb×XBY ④XBX×XbY

(这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可以邀请两位同学到讲台上对着黑板写,其余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写,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完全由学生完成四种遗传图解,由学生自己点评,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由老师先讲解其中的一种遗传图解,其余的由学生自己完成,由学生自己点评;此时老师要提醒学生遗传图解的书写规范和伴性遗传也遵循孟德尔的两大遗传规律,细胞学基础就是减数分裂后期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只不过此处涉及到了性染色体的遗传,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遗传)

最后,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可以根据这四种遗传图解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色盲遗传的特点:

隔代交叉遗传:由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男→女→男);

②)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肯定都是色盲(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知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2、理解伴性遗传现象(人的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一个家族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2、通过遗传图解的学习,明白伴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的规律特点,初步运用遗传规律解决一些遗传现象,培养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伴性遗传规律的学习,关注遗传病的预防,初步形成科学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

2、认识遗传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

教学标准

《伴性遗传》是人教版第二章第3节内容,学生学习了基因的两大遗传规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及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也是遗传规律不同形式传递特点在对比、分析遗传系谱中得以扩展、补充、深化和综合运用,显然,抓住这部分的内容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思维等能力的良机。

教材中利用遗传系谱图和遗传图解,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因此“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原理和规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整个探索过程是围绕伴性遗传的特点为主线展开的,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通过性染色体的剖析、基因分离定律的迁移,使学生很容易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已学过分离定律,减数分裂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完成知识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进一步发挥新教材中探究——讨论教学的优势,教学中一是注重创设情景,制造认知碰撞。二是采用多媒体演示遗传图解,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强学生识图能力、观察能力。三是 “让学习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对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探究,让学生分析讨论得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遗传特点。通过对遗传图解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伴性遗传的特点和规律,然后利用这一规律解决其他案例。

【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问题探导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阅读、思考回答“讨论” 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介绍道尔顿发现色盲的故事

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什么是伴性遗传?(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观察、思考回答:

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的过程中感悟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明确概念。

通过发现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兴趣。

探究活动二、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教师展示色盲家系图,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问题1:观察红绿色盲的人群调查数据,男性占7%,女性占0.5%,发现此病与何有关?

问题2:这种遗传方式的性别比例具有显著差异的特征,而性别取决于什么?

问题3:色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观察道尔顿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

问题4:根据前面所学的遗传定律,分析色盲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控制的?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相关图形:道尔顿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人的性别决定图、红绿色盲的人群调查数据,提出问题。

问题5: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

(提示: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只在X染色体上,只在Y染色体上,XY染色体都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三幅图,对三种假设分别进行推理,检验推理结果和现实情况是否吻合。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的知识进行推导,获得结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兴趣。由此学生也得出了伴性遗传有伴X和伴Y两种,伴X遗传又有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两类,红绿色盲遗传是伴X隐性遗传。

在教师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探究、讨论。

思考作答:

男、女发病数据明显差距,这种病跟性别有关系。

根据已学知识回答:

性染色体

讨论回答:

控制色盲遗传的基因应该在性染色体上。

根据已学过的基因分离定律答:

“无中生有”所以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

提出问题。

分组讨论:

预设学生推理:

色盲基因若只在Y染色体上,则其父必为色盲患者,但其父正常,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若色盲基因在X、Y染色体上同时存在,那么红绿色盲患者理论上在人群中的男女比例为1:1,但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排除只在Y染色体上、XY染色体上都有两种情况。

色盲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学生得出结论: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做出可能的假设。

引导学生验证假设。

关注学生的分析、推测能力。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育

得出结论。

探究活动三、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问题1:正确写出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假设用B和b来表示红绿色盲和正常色觉的基因,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所以女性有纯合子和杂合子之分,杂合子表现正常,但携带致病基因;男性就只有一个色盲基因,没有纯合子与杂合子之分。

问题2:男性色盲的色盲基因传递有什么特点?

父亲致病基因只能随X染色体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问题3:亲本中女性的色盲基因传递有什么特点?

母亲的致病基因既可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

问题探究:

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分组写出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并探讨规律。

(1)色盲男性和正常女性结婚后代遗传情况;

(2)正常男性和携带色盲基因的女性结婚后代遗传情况;

(3)正常男性和色盲女性结婚后代遗传情况;

(4)色盲男性和携带色盲基因的女性结婚后代遗传情况。

推荐访问:生物课 教案 高中 高中生物课教育教案七篇 高中生物课教育教案七篇 高中生物课教育教案七篇课文